德國,當一個孩子進入幼兒園后,他們將會在幼兒園里度過大約3年的時間。在這期間,德國孩子都要學哪些東西呢?讓我們來看一下:
3年中,孩子們有可能去參觀警察局,學習如何報警,如何處理遇到壞人的情形,了解警察是用來做什么的。
孩子們有可能去參觀消防隊,跟消防隊的叔叔們一起學習滅火知識、躲避火災的常識。
他們也有可能去參觀郵局,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里到達郵局,又被投遞出去的。
他們也許會去參觀市政府,認識市長,看看這個為他們服務的市長是個什么樣子的人。
他們還有可能去自由市場,自己拿著錢,學習怎樣買東西,區別自由市場跟商店的不同。
德國孩子們肯定會去小樹林和花圃,參觀花圃的種植,學習分辨花草植物。
他們也有可能去看馬戲、兒童歌劇或魔術,這些活動都會被安排在圣誕節前后。
幼兒園老師一定會帶小朋友們參觀圖書館,學會如何在那里看書、借書和還書。
老師還會帶領他們去坐有軌電車,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。有的老師還會帶小朋友們去超市買東西,學習付錢,選擇貨物。
每逢草莓、櫻桃收獲的時節,老師會帶孩子們去地里采摘。同樣,南瓜收獲的季節,孩子們也會跟著老師一起烤糕點或做南瓜湯。
圣馬丁節,孩子們要跟老師一起糊紙燈,晚上和父母、幼兒園老師及朋友一起游街來紀念這位騎士圣人。
圣誕節,這是最興奮和激動的日子,小朋友們焦急地等待圣誕老人的來臨,以及那份神秘的禮物。我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的。
3年過去了,孩子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,自己管理時間,自己約會,自己制訂玩的計劃,自己搭配衣服,自己整理東西,自己找路回家,一個6歲的孩子,自理生活能力這么強。
下面引用〈中國好孩子〉文章里的一段總結性話說明:
德國幼兒教育強調兩個方面:
一, 是事實與環境教育。這是一種喚起幼兒環境保護的初步意識的教育。通過觀察周圍環境,訪問不同的機構,增強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,直觀體驗自然過程。通過各種方式讓幼兒接觸自然,是促進兒童成為環境保護主人的前提條件。比如,讓幼兒認識能量與水的意義,避免制造多余垃圾的意義,或讓孩子們直接參與分揀垃圾等。
二, 是實際生活與家政教育。就是通過設計有意義的環境,給孩子們以體會,形成集體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。如穿衣,熟悉使用各種玩具,認識每年的重要事件,掌握家務勞動技能(整理房間、洗衣做飯等),熟悉交通規則,學習一些儀器使用(收錄機、煎烤箱),對緊急情況作出反應。給孩子機會,進行模擬練習。
對于一個德國孩子而言,他們要在幼兒園里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,經過漫長的探索和改進,德國提出千萬不要把幼兒園變成學校的理念。
如何運用這4000個小時,是幼兒園面臨的一個問題,孩子們要快樂地成長,要學會游戲,要學會和小伙伴相處,要做的事情也很多,他們把教育融合在玩耍中。
在德國很少有孩子不愿意上幼兒園的,因為在幼兒園里,輕松自在又有很多小朋友,為什么不去呢?
真希望中國的幼教工作者,能夠以孩子的需求為教育基礎,把幼兒園辦成一個孩童自由玩耍的地方,而不是學校,把學校和幼兒園區分開來。
說到底,幼兒園應該是孩子們快樂玩耍的地方,過早地開始文化學習,孩子們的童年就會被過早地剝奪了。不知道中國家長們有沒有同樣的感受?
浙江飛友是從事兒童游樂設備設計和制造的專業公司,公司產品深受國內外新老客戶的青睞。公司生產兒童滑梯、塑料玩具、拓展設備、兒童家具、健身器材等教玩具產品。
公司官網:hdzho.com。熱線電話400-0000-758。
飛友竭誠為您服務!
★我們尊重原創。本平臺部分素材源自網絡,旨在分享信息。侵刪!轉載請注明出處★